首页 民间故事文章正文

汉献帝贬居山阳城产生的民俗

民间故事 2024年10月12日 12:25 1.6W+ Ambition

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,居住在山阳城(今焦作)。他倍感世态炎凉,人生如梦,超凡脱俗,大彻大悟,遂抛弃帝王之尊,甘心与民同忧,躬耕菜圃,济世悬壶,虽当过窝囊天子,却变为称职“郎中”,身融入田园山水,心远离深宫重楼,涉足农桑,访贫问苦,深受百姓爱戴,民众敬之如父母,由此流传下了许多传奇故事。焦作一带的民众为了怀念他,形成为许多有趣的民俗,一向流传了一千七百多年。仅在此报告五则,与大家一同赏析、怀古。

称父亲(father)为“大”,称母亲为“美”

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公后,山阳(今焦作)的老百姓改称皇上刘协为“大人”,改称皇后曹节为“美人”,尊他俩为父母,简呼其为“大”、“美”。久而久之,民间通呼,尊父亲为“大”(da发第三声),尊母亲为“美”(mei 发第四声),尊乳房为“美美”(mei mei 先读第二声,后读第四声)。直到明天,焦作农村五十岁以上的儿女称呼父母为“大”和“美”的,仍然比比皆是。

叫外公外婆为“魏公、魏婆”

汉献帝和曹皇后(曹操的二闺女(daughter)曹节)所生的儿女应叫曹操为外祖父。因曹操被封为魏公,所以焦作民间效仿曹节儿女的叫法,把外祖父呼成“魏公”,把外祖母呼成“魏婆”,蔚然成俗,一向流行到现在。

娘瞧闺女

在全国各地,每逢端午节、中秋节,出嫁后的闺女,到了这天,总是携儿带女,手提大包小包礼品,回娘家向父母贺节问安,以报父母养育之恩。而在焦作民间,却颠倒过来,流行“娘瞧闺女”的习俗。缘由是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公,皇后曹节随之被软禁在山阳城。曹节逢年过节不能去京城看望母亲卞太后,而她的母亲卞太后不怕儿子魏文帝曹丕,可以任意到山阳城探望二闺女曹节。之后民间效仿,端午节、中秋节盛行“娘瞧闺女”,流传至今。

称亲生父亲为“伯”、“叔”或“几大”

东汉末年,军阀拥兵自重,废立天子不断,皇室动乱频仍,皇族孩子因其父被杀而牵连被害者屡见不鲜。汉献帝贬居山阳城后,痛定思痛,为了子孙不再遭受其害,保证家属人丁兴旺,有意对外界殽杂同辈孩子的父母是何人,让孩子称亲生父亲为“伯”(bai)、“叔”或“几大”。例如,父亲弟兄三个,孩子的亲生父亲排行老二,孩子则称老大为“伯”(bai),老二为二叔,老三为三叔。孩子或称老大为“大”,老二为“二大”,老三为“三大”,以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。之后民间感到此举有利于增强家属团结,密切子侄辈对父辈的情感,就纷纷效仿,由此形成为这个民俗。

中药不还价,针灸不要钱

汉献帝刘协贬居山阳城后,远离政治,一心融入民间,利用在皇宫中学过的医术,和皇后曹节一路悬壶济世,医治百姓。他从云台山上挖下来的中草药从不收费,扎针、艾灸、拔罐、刮痧都不要钱,只有对购来的药物才酌收成本。老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情,沿习成俗,焦作民间对老中医格外敬重,尊之如君,对中草药可赊可欠,但从不还价,在农村中针灸、拔罐从不收费,以示遵守汉献帝留下来的千年老端正。

版权声明
1、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等内容均为第三方作者提供、网友推荐、互联网整理而来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从快从速处理。
2、若您的网站或机构从本站获取的一切资源进行使用,请注明出处和链接。
3、版权问题请邮箱联系并提供侵权链接,邮箱:1395087534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