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日战争故事传奇战将——陈赓的故事主要内容 陈赓(1903—1961),原名陈庶康,湖南湘乡人。出生将门,其祖父为湘军将领。他14岁时只身投奔...
2024-10-12 1.3W+
在“王马共天下”的东晋时期,王氏是初级的士族。王导、王敦家属的子弟,都当上了大小的官员,他们大多数是庸庸碌碌的官僚,但在他们当中,也出了一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。他就是王羲之(羲音xī)。
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。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,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,日子一久,连衣服都划破了。经过勤学苦练,王羲之的书法就达到很高的水平。
因为他出身士族,加上他的才华出众,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。他做过刺史,也当过右军将军(人们也称他王右军)。之后又在会稽郡做官。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,见到会稽的景色秀丽,非常喜爱,一有空,就和他的朋友们一路游览山水。有一次,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。大家一面饮酒,一面写诗。最终由王羲之当场挥笔,写了一篇文章怀念这次宴会,这就是有名的《兰亭集序》。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《兰亭集序》,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,可惜它的真迹已经失传了。
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。事先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。据说有一次,他到他门生家里去,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。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,看到几案的面又平滑又干净,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,叫门生拿笔墨来。
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,马上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。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,留作怀念,就回去了。
过了几天,那个门生有事出门去了。他的父亲(father)进书房收拾,一看新几案给墨迹弄脏了,就用刀把字刮掉。等门生返来,几案上的字迹已经不见了。门生为这件事懊恼了好几天。
又有一次,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。有个妻子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。那种竹扇很大略,没有什么装饰,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,看样子卖不出去了,妻子婆十分着急。
王羲之看到这情形,很同情那妻子婆,就上前跟她说:“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,当然卖不出去。我给你题上字,怎么样?”
妻子婆不熟悉王羲之,见他这样热心,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。
王羲之提起笔来,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,就还给妻子婆。妻子婆不识字,觉得他写得很潦草,很不高兴。
王羲之安慰她说:“别急。你只通知买扇的人,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。”
王羲之一离开,妻子婆就照他的话做了。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,都抢着买。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。
许多艺术家都有辨别的爱好,有的爱种花,有的爱养鸟。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。不管哪里有好鹅,他都有兴趣去看,大概把它买返来玩赏。
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,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《品德经》。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。之后,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,就专程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。
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,真的跑去看了。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,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,一身雪白的羽毛,映衬着高高的红顶,实在逗人喜爱。
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一看,简直舍不得离开,就派人去找道士,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。
那道士笑着说:“既然王公这样喜爱,就用不到破费,我把这群鹅一切送您好啦。不过我有一个要求,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。”
王羲之绝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,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。
标签: 书法
相关文章
抗日战争故事传奇战将——陈赓的故事主要内容 陈赓(1903—1961),原名陈庶康,湖南湘乡人。出生将门,其祖父为湘军将领。他14岁时只身投奔...
2024-10-12 1.3W+
在台湾论坛上看的关于毛泽东 对毛泽东诸多网友有不同看法,有崇拜他的,有憎恨他的。 但是我认为,评价一个人有一种比较客观的办法,就是把一个人从历史...
2024-10-12 1.1W+ 历史
1971年2月,周恩来总理阅毕昆明军区呈上的《关于谭甫仁同志遇害经过初步调查报告》后,心情沉重地作了重要批示,其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此乃建国以来最糟糕的...
2024-10-12 2.5W+
一个人,一支枪,三颗手雷,竟将美骑二师堵截整整八个小时 1951年夏,来自四川江津的志愿军战士谭秉云,在朝鲜战场上陡然成为传奇式的英雄。 那一年的5月...
2024-10-12 3.2W+
徐向前作为一个低层军官,他对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的联合斗争,并不放在心上。 对汪精卫公开与共产党决裂,却感到吃惊。 前几个月,当蒋介石公开“...
2024-10-12 2.3W+
第十名:南麻、临朐战役 1947年10月,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在南麻、临朐发生激战。连续进攻十天,未能攻克两地,伤亡达五万多人,歼敌仅二万多人,被迫撤...
2024-10-12 2.1W+ 历史
北洋军阀是一个封建性很强的军事政治集团,从1912年到1928年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。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,武夫横行,兵连祸结,社会秩序极其混乱。造成这...
2024-10-12 3.1W+ 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