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日战争故事传奇战将——陈赓的故事主要内容 陈赓(1903—1961),原名陈庶康,湖南湘乡人。出生将门,其祖父为湘军将领。他14岁时只身投奔...
2024-10-12 1.3W+
对越自卫反击战分东西两线进行,东线由许世友指挥,西线由武汉军区司令杨得志指挥。其实一开始,西线的指挥并不是杨得志将军,而是昆明军区司令王必成。
王必成可能大家都听过,外表斯斯文文,但打起仗来特别凶狠,在束缚战争中有王老虎(tiger)的称号。孟良崮战争中,击败张灵甫的最终一击就来自王必成的特务团。
对越自卫反击,军师级指挥所都往后缩,他一个举措,大家全上前了
预备开打过后,王必成做了许多预备,但突然之间之间之直接到通知,中心军委、邓小平一时换将,由杨得志出任对越作战西线总指挥。
为什么让杨得志上呢?
我们先介绍一下杨得志。杨得志是湖南醴陵人,父亲(father)是铁匠,家里面特别穷,在十七岁的时候参加湘南暴动,跟着朱德和陈毅上了井冈山。
长征时,杨得志是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长。东征结束,当上了红2师的师长;八路军时是685团的团长。此后打了大家都知道的平型关狙击战。
这一战,是林彪指挥数个团协力打的,杨得志的团负责扎口袋,从外面进攻日军的汽车队,这个义务很重,一不能让对方从口袋里跑出来,二还要狙击日军的援兵。此战中,685团的一个营顽强顶住了日军一个大队的支援,使平型关一仗顺利收尾。
对越自卫反击,军师级指挥所都往后缩,他一个举措,大家全上前了
林彪受伤后,杨得志随刘伯承和邓小平转战冀鲁豫。到了束缚战争,杨得志留在华北,跟贺龙、聂荣臻、肖克们一路作战。
事先,有三位打得很好:杨勇、杨成武,杨得志。他们并称“三杨”。
束缚战争中,杨得志打了许多名仗,比如生擒敌军长,吃掉大半个军的清风店战争,另有束缚战争束缚第一个大城市的石家庄战争。
但杨得志最兴奋的是在平津战争中吃掉敌35军。
事先,他跟罗瑞卿、耿飚搭档,组合称“杨罗耿”,在平津战争时围攻傅作义的嫡系35军。
对越自卫反击,军师级指挥所都往后缩,他一个举措,大家全上前了
事先敌35军有汽车,束缚军全靠腿,这就是龟兔赛跑,理论是没有希望的。但敌35军犯了兔子(rabbit)的毛病,一路上整点妖蛾子。结果被杨得志成功逮住。
吃掉35军后,杨得志非常激动:“我也是打过一些大仗胜仗的人了,但是明天能亲自和宽大指战员一路,吃掉多年来在华北战场作奸犯科的傅作义王牌35军,心里的激动大不同以往,有点13年前过大渡河的感觉。”
英雄豪迈,挥斥方遒!
前面,杨得志还打了许多硬仗,比如束缚大西北,参加朝鲜战争,这个就太多了,以后我们再说。
那临阵换将是不是因为这些功绩呢?不是的,因为王必成将军也有一大堆的功绩。中心的考虑主要是杨得志曾经担任过抗美援越的中方顾问团团长,对越军装备以及战略战术更熟悉。
对越自卫反击,军师级指挥所都往后缩,他一个举措,大家全上前了
杨得志向军委发起,依然王必成符合,但王必成没有谢绝,爽快地让杨得志接手指挥,还把自己的家人送去参战。
杨得志就此接管了西线的作战。
一去,依然发现了一些问题,比如西线的部队在展开时成为一字长蛇(snake)阵,这个不是中心军委希望的进攻形态。而且事先部队许多年没有打仗了。邓小平就说军队的习尚需要整一下。
更主要的一个问题:许多军师一级的指挥组织比较靠后。
像跟越南这种善长密林战的对手作战,战局转变很快,如果太靠后,显而易见不利于临场指挥。但怎么让军、师的指挥组织往前靠呢?
杨得志做了一个很简朴的安排,他把自己的指挥所建到了边境线旁。对越自卫反击,军师级指挥所都往后缩,他一个举措,大家全上前了
大家一看,司令都会在前方了,难道军长、师长还在后方呆着不成?军长、师长们迅速行动,把自己的指挥所同样建在了边境线上。
这一改变,效果立显。我军在夜晚发动突袭,打了越南一个措手不及,西线的进攻十分迅速,一个又一个要点被拿下,战略要地老街也被攻克。
越军的王牌部队316A师预备支援老街,与我军决战。
正在这时,杨得志将军的胃病复发了。
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使杨得志累倒了,出现了腹泻便血,因为失血过多,出现急性左心衰,病危通知书都下了,最终是静脉推注吗啡,才救了返来。此后,飞机将杨得志接回北京抢救。
接下来的指挥交给了副司令员张铚秀。
对越自卫反击,军师级指挥所都往后缩,他一个举措,大家全上前了
张铚秀打得也很不错,调度有方,稳扎稳打。使西线作战的义务圆满完成。
这一战结束过后,杨得志出任了束缚军总参谋长一职,为中国改革开放保驾护航。
1994年,杨得志将军去世,享年83岁。
相关文章
抗日战争故事传奇战将——陈赓的故事主要内容 陈赓(1903—1961),原名陈庶康,湖南湘乡人。出生将门,其祖父为湘军将领。他14岁时只身投奔...
2024-10-12 1.3W+
在台湾论坛上看的关于毛泽东 对毛泽东诸多网友有不同看法,有崇拜他的,有憎恨他的。 但是我认为,评价一个人有一种比较客观的办法,就是把一个人从历史...
2024-10-12 1.1W+ 历史
1971年2月,周恩来总理阅毕昆明军区呈上的《关于谭甫仁同志遇害经过初步调查报告》后,心情沉重地作了重要批示,其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此乃建国以来最糟糕的...
2024-10-12 2.5W+
一个人,一支枪,三颗手雷,竟将美骑二师堵截整整八个小时 1951年夏,来自四川江津的志愿军战士谭秉云,在朝鲜战场上陡然成为传奇式的英雄。 那一年的5月...
2024-10-12 3.2W+
徐向前作为一个低层军官,他对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的联合斗争,并不放在心上。 对汪精卫公开与共产党决裂,却感到吃惊。 前几个月,当蒋介石公开“...
2024-10-12 2.3W+
第十名:南麻、临朐战役 1947年10月,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在南麻、临朐发生激战。连续进攻十天,未能攻克两地,伤亡达五万多人,歼敌仅二万多人,被迫撤...
2024-10-12 2.1W+ 历史
北洋军阀是一个封建性很强的军事政治集团,从1912年到1928年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。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,武夫横行,兵连祸结,社会秩序极其混乱。造成这...
2024-10-12 3.1W+ 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