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日战争故事传奇战将——陈赓的故事主要内容 陈赓(1903—1961),原名陈庶康,湖南湘乡人。出生将门,其祖父为湘军将领。他14岁时只身投奔...
2024-10-12 1.3W+
尧在位的时候,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,庄稼被淹了,房子被毁了,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。不少地方另有毒蛇(snake)猛兽,伤害人和牲口,叫人们过不了日子。
尧召开部落联盟聚会会议,商量治水的问题。他征求四方部落头领的意见:派谁去治理大水呢?头领们都推荐鲧(音gǔn)。
尧对鲧不大信赖。头领们说:“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,你试一下吧!”尧才勉强赞成。
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,没有把大水制服。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,造堤筑坝,结果大水冲塌了堤坝,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。
舜代替尧当部落联盟头领以后,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。他发现鲧办事不力,就把鲧杀了,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。
禹改变了他父亲(father)的做法,用开渠排水、疏通河道的办法,把大水引到大海中去。他和老百姓一路劳动,戴着箬帽,拿着锹子,带头挖土、挑土,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。
经过十三年的努力,终于把大水引到大海里去,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。
禹新婚不久,为了治水,到处奔波,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,都没有出来。有一次,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,婴儿正在哇哇地哭,禹在门外经过,听见哭声,也狠下心没出来探望。
事先,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,叫龙门山(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)。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,把河水挤得十分狭小。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,常常溢出河道,闹起水灾来。禹到了那里,调查好地形,带领人们开凿龙门,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。这样,河水就畅通无阻了。
儿女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,尊称他是大禹。
舜年老以后,也像尧一样,物色承当人。因为禹治水有功,大家都推选禹。到舜一死,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头领。
这时候,已到了氏族公社前期。生产力发展了,一个人生产的东西,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,另有了剩余。氏族、部落的头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,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资产,变成氏族的贵族。有了剩余的产品,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,抓住了俘虏,不再把他们杀掉,而把他们变成奴隶,为贵族劳动。这样,就逐步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,氏族公社开始瓦解。
因为禹在治水中的功绩,提高了部落联盟头领的威信和权力。相传禹年老的时候,曾经到东方视察,而且在会稽山(在今浙江绍兴一带)召集许多部落的头领。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,仪式十分隆重。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头领,到会最晚。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,把防风氏斩了。这说明,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头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。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(音gāoyáo),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。皋陶死后,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。按照禅让的制度,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承当人的。但是,禹死以后,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承当了禹的位子。
这样一来,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,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――夏朝出现了。
标签: 历史
相关文章
抗日战争故事传奇战将——陈赓的故事主要内容 陈赓(1903—1961),原名陈庶康,湖南湘乡人。出生将门,其祖父为湘军将领。他14岁时只身投奔...
2024-10-12 1.3W+
在台湾论坛上看的关于毛泽东 对毛泽东诸多网友有不同看法,有崇拜他的,有憎恨他的。 但是我认为,评价一个人有一种比较客观的办法,就是把一个人从历史...
2024-10-12 1.1W+ 历史
1971年2月,周恩来总理阅毕昆明军区呈上的《关于谭甫仁同志遇害经过初步调查报告》后,心情沉重地作了重要批示,其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此乃建国以来最糟糕的...
2024-10-12 2.5W+
一个人,一支枪,三颗手雷,竟将美骑二师堵截整整八个小时 1951年夏,来自四川江津的志愿军战士谭秉云,在朝鲜战场上陡然成为传奇式的英雄。 那一年的5月...
2024-10-12 3.2W+
徐向前作为一个低层军官,他对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的联合斗争,并不放在心上。 对汪精卫公开与共产党决裂,却感到吃惊。 前几个月,当蒋介石公开“...
2024-10-12 2.3W+
第十名:南麻、临朐战役 1947年10月,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在南麻、临朐发生激战。连续进攻十天,未能攻克两地,伤亡达五万多人,歼敌仅二万多人,被迫撤...
2024-10-12 2.1W+ 历史
北洋军阀是一个封建性很强的军事政治集团,从1912年到1928年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。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,武夫横行,兵连祸结,社会秩序极其混乱。造成这...
2024-10-12 3.1W+ 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