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儿童故事文章正文

哲理小故事

儿童故事 2024年10月12日 12:00 2.7W+ Ambition

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在露天游泳场作了一个有趣的试验,故意安排不同的人溺水,然后调查跳入水中进行施救人员的反应。

结果耐人寻味。在长达一年的试验中,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滑入水中时,累计有20人进行施救。当孩子滑入水中,累计有32人进行施救。而当妙龄女子滑入水中时,施救人员的数字上升到50人。

心理学家称,这个试验可以证明,人性中有自私的倾向。虽然同样是救人,但他们在跳下水的那一刻,我知道他们心里想些什么。我可以通知那些鲜艳的姑娘,她们的溺水与其他人群相对而言,安全性高多了。

这个试验倒让人想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。一位职工平时十分小气,公司里举行募捐什么的他最多出一元钱,纵然为本公司员工募捐他也是如此。

但令人新鲜的是,最近他和浙北山区的一位贫困学生结成助学对子,他一次性就拿出了1000元钱。

拿出近一个月的工资去捐助学生,这不是他的一贯作风。但如果换一种角度去理解,它就类似于游泳场上妙龄女子落水施救人员多的现象,起作用的是每个人的心中有“基于自己利益”的潜意识倾向,说白了,许多人同时捐助一个人和一个人捐助一个人,当然是后者更有成就感和具有期待回报的可能性。

人是自私的植物,这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儿。主要的是,我们如何熟悉和利用自私,而不是逆“性”而为,以太高的姿态去做一些徒劳而没有实质性效果的事儿。

一座城市的郊区有一座水库,每年炎天都吸引了一大批游泳爱好者前去游泳。而水库是城市自来水厂的主要取水源。为了保持水源的清洁卫生,自来水厂在库区树了许多“禁止游泳”的牌子。但效果并不理想,人们照游不误。

之后自来水厂换了所有的禁止类的标语,公告牌上写有:“你家用的水来自这里,请保持清洁卫生。”结果,库区中的游泳者就鲜见了。

这与其说是宣传用语的成功,还不如说顺应人性,尊敬人性的成功。因为水库中的水与游泳者有了某种密切的利益联系。

人性之私,我们不容躲避。掩耳盗铃不对,放任自流也不行,我们要做的就是营造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的氛围。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需要无私奉献。但事实上,生活中的许多事儿都因为方式方式问题收不到良好的效果。如果我们换种角度,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谈无私,也许就会出现另一番天地。

版权声明
1、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等内容均为第三方作者提供、网友推荐、互联网整理而来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从快从速处理。
2、若您的网站或机构从本站获取的一切资源进行使用,请注明出处和链接。
3、版权问题请邮箱联系并提供侵权链接,邮箱:1395087534@qq.com

标签: 人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