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弃疾最霸气的一首诗是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。...
春晓是五言绝句还是五言律诗?春晓是哪个朝代的诗?
《春晓》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五言绝句。
春晓
【作者】孟浩然【朝代】唐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译文
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,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。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,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?
赏析
《春晓》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,意境十分优美。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,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。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,而是通过“春晓”(春天早晨)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,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,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。
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,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,一觉醒来,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。诗人惜墨如金,仅以一句“处处闻啼鸟”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。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,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,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。
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,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、四句的联想: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,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?联系诗的前两句,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,而当是轻风细雨,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,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,并不可恨。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,带走春光,因此一句“花落知多少”,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。
宋人叶绍翁《游园不值》诗中的“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”,是古今传诵的名句。其实,在写法上是与《春晓》有共同之处的。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,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,把人引入墙内、让人想象墙内;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,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、让人想象屋外。只用淡淡的几笔,就写出了晴方好、雨亦奇的繁盛春意。两诗都表明,那盎然的春意,自是阻挡不住的,你看,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,展现在你的眼前、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?
施补华曰:“诗犹文也,忌直贵曲。”(《岘佣说诗》)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,写来却曲屈通幽,回环波折。首句破题,“春”字点明季节,写春眠的香甜。“不觉”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。在这温暖的春夜中,诗人睡得真香,以至旭日临窗,才甜梦初醒。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。次句写春景,春天早晨的鸟语。“处处”是指四面八方。鸟噪枝头,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“闻啼鸟”即“闻鸟啼”,古诗为了押韵,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。三句转为写回忆,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。末句又回到眼前,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、落红遍地的景象,由喜春翻为惜春,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。爱极而惜,惜春即是爱春──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。时间的跳跃、阴晴的交替、感情的微妙变化,都很富有情趣,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。
《春晓》的语言平易浅近,自然天成,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。而言浅意浓,景真情真,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,晶莹透澈,灌注着诗人的生命,跳动着诗人的脉搏。读之,如饮醇醪,不觉自醉。诗人情与境会,觅得大自然的真趣,大自然的神髓。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”,这是最自然的诗篇,是天籁。
相关文章
- 详细阅读
-
那些刻在dna的古诗词是什么详细阅读
1.白马饰金羁,连翩西北驰。2.孟冬十郡良家子,血作陈陶泽中水。野旷天清无战声,四万义军同日死。3.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——佚名《渡易水...
2024-10-10 3.1W+
-
宋代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古诗详细解析详细阅读
词题“书江西造口壁”,起写郁孤台与清江。造口一名皂口,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(《万安县志》 。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(《嘉靖赣州府志图》 ,因“隆...
2024-10-10 1.3W+ 辛弃疾
-
盘点宋代辛弃疾十大巅峰名篇,你读过哪一首?详细阅读
1、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豪放词,也是辛弃疾的代表作,为《稼轩词》中较为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。...
2024-10-10 2.9W+
-
满江红是岳飞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详细阅读
《满江红》是岳飞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它通过对中国古代英雄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传承,表达了岳飞深沉的爱国情感和悲天悯人的思想感受,反映了南宋抗金的历史背景...
2024-10-10 1.6W+ 岳飞
-
你听过宋代辛弃疾哪一首诗杀气最重?详细阅读
《青玉案·元夕》。这首诗写于南宋末年,是辛弃疾在思念家乡和怀念逝去的爱人时所写的。该诗的杀气主要表现在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失望和愤怒上。...
2024-10-10 3.0W+ 辛弃疾
- 详细阅读
-
刻在中国人骨子里DNA古诗词详细阅读
1.白马饰金羁,连翩西北驰。2.孟冬十郡良家子,血作陈陶泽中水。野旷天清无战声,四万义军同日死。3.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——佚名《渡易水...
2024-10-10 2.5W+ 古诗词